文言文

"古文 实词"

Posted by zbb on July 19, 2024

“文言文短语”

01 我至军中,公乃入。沛公已去,至军中。张良入谢。 [^001]

  • 度 duó:估计。
  • 间 jiàn:间道;偏僻的小路。
    • :flags: 间道:偏僻的或抄近的小路。
  • 估计我到了军营,您才能进去(见项王)。刘邦离去后,(估计到)从小路(已经)回到军营里。张良(才)进去谢罪。
    • :bulb: 史记 • 鸿门宴

      02 故令人持璧归,至赵矣。 [^002]

  • 间 jiàn:间道;偏僻的小路。
    • :flags: 间道:偏僻的或抄近的小路。
  • 所以让人拿着和氏璧从小路回赵国去了。
    • :bulb: 史记 • 廉颇蔺相如列传

03 尧民之水者,上而为巢,是为避害之巢。 [^003]

  • 病:担心,忧虑,怕。
  • 尧的百姓担心水患,因而在水上筑巢,这是避免灾害的巢。
    • :bulb: 陆游 • 书巢记

      04 子曰:“君子无能焉,不人之不己知也。” [^004]

  • 病:担心,忧虑,怕。
  • 孔子説:“君子忧虑自己没有能力,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。”
    • :bulb: 论语 • 卫灵公

05 曾子寝疾,。 [^005]

  • 疾:患病。(病的轻)
  • 病:害重病。
  • 曾子有卧病在床,病得很重。
    • :bulb: 礼记 • 檀弓 • 曾子易箦
    • :flags: zé: 竹编的席子。

06 人则忧惧,忧惧见鬼出。 [^006]

  • 病:害重病。
  • 人得了重病,就又愁又怕,又愁又怕,就会看到鬼出现。
    • :bulb: 王充 • 订鬼

07 子疾,子路请祷。 [^007]

  • 疾病:轻者称疾,重者称病,这里二字连用表示病重。
  • 孔子病重,子路请求为他祈祷。
    • :bulb: 论语 • 述而篇第七

      08 相如每朝时,常称,不欲与廉颇争列。 [^008]

  • 病:生病、有病。
  • 每逢上朝的时候,经常推说有病,不愿和廉颇争位次的上下。
    • :bulb: 史记 • 廉颇蔺相如列传

      09 不如舜,不如周公,吾之也。 [^009]

  • 病:缺点、毛病,弊病。
  • 不如虞舜,不如周公,这是我的缺点。
    • :bulb: 韩愈 • 原毁

      10 故其词多郁而不明,此作史之也。 [^010]

  • 病:缺点、毛病,弊病。
  • 所以它叙述的事情大多晦涩不明晰,这是写作史书的弊病。
    • :bulb: 顾炎武 • 文章繁简

      11 今日矣,予助苗长矣! [^011]

  • 病:疲倦,困乏、困苦,并引申为“窘困”。
  • 今天累坏了,我帮庄稼长高了。
    • :bulb: 孟子 • 揠苗助长

      12 欲辟土地,朝秦楚,莅中国而抚四夷也。 [^012]

  • 想开拓疆土,使秦国、楚国来朝见,统治整个中原地区,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。
  • 朝:使……朝见(使动)。
  • 莅:统治。
    • :flags: 莅:来,到。
  • 抚:安抚。

30 因己虫,纳比笼中。 [^030]

  • 于是取出自己的蟋蟀,放进斗蟋蟀的笼子里。
  • 因:于是。
  • 出:取出、拿出。
  • 纳:放进。
  • 比:较量,比试。
    • :bulb: 聊斋志异 • 促织

      3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。 [^032]

  • 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。
  • 他:其他。
  • 之:结构助词、用于主谓之间,取消句子独立性。
  • 出入:进来。偏义复词,义偏“入”。
  • 非常:意外的变故。
  • 也:语助,表判断。
    • :bulb: 史记 • 鸿门宴

      33 一日,风雪严寒,从数骑,微行入古寺。 [^033]

  • 一天,风雪交加,天气特别冷,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,穿着平民的便服出去,进了一座古庙。
  • 微:隐匿;隐藏。
  • 微行:帝王或高官隐匿身分,着便服出行。
  • 出:外出。
  • 严:猛烈的;厉害的。
  • 严寒:极度寒冷。
  • 骑:骑马的侍从。
  • 从:使动>使……跟从;让……跟随。直译: 率领,带着。
    • :bulb: 左忠毅公逸事

      34 瑜自部领诸将接应。 [^034]

  • 部领:统辖率领。
  • 周瑜亲自统率众将接应。
    • :bulb: 三国演义

      35 汉王五诸侯兵,凡五十六万人。 [^035]

  • 部:统率,率领。
  • 凡:动>总共;总计,表示总合。
  • 汉王统率五个诸侯国的军队,共五十六万人。
    • :bulb: 史记 • 项羽本记
  • 36 还白府君:下官奉使命,言谈大有缘。 [^036]

  • 还:回到。
  • 部:官府,官署。
  • 白:禀告。
  • 府君:太守。
  • 下官:地位低的官员自称。
  • 奉:遵从。
  • 使命:使:使命。 命:使命。 同义连用。
  • 言谈:言:说。 谈:说。 同义连用。
  • 大:很。
  • 回到宜署禀告太守:“我遵从(您的)使命,商谈(这桩婚事),(他俩)很有缘。
    • :bulb: 孔雀东南飞

38 转击项籍。攻曲逆,。 [^038]

  • 最:功劳评定的最高等级。
  • 转过头来攻打项籍的军队。在攻打曲逆时,又立头功。
    • :bulb: 史记 • 绛侯周勃世家

      39 高帝得相国一人,丞相二人,将军、二千石各三人。 [^039]

  • 最:总共、总计。
  • 从:动词>跟随;跟着。
  • (周勃)跟随高祖(出征),总共俘获相国一人,丞相二人,将军和年俸为二千石的官员各三人。
    • :bulb: 史记 • 绛侯周勃世家

      40 而六国破亡之故事。 [^040]

  • 从:动词>跟随;跟着。
  • 故事:旧事,以往的事情。
  • 又跟着六国走灭亡的老路。
    • :bulb: 苏洵 • 六国论

43 君子而不发,跃如也。中道而立,能者从之。 [^043]

  • 引:拉弓。
  • 如:词缀。用于形容词后,表示“……的样子”,也可不译。
  • (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)张满了弓,却不发箭,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。他站在正道的中间,有能力的就会跟着他去学。
  • :books: 公孙丑向先生孟子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先生,您给我们讲的道的确是极好的,可就是太难了,为什么它不能变得浅显一些?” 孟子说:“一个高明的工匠,他使用的规矩别人是很难掌握的,但他绝不会因为别人掌握不了而废弃自己的规矩;古代的神射手后羿,他的弓别人是很难拉开的,但他不会因为别人不中意而改变自己开弓的标准。圣贤君子教导别人也如同射手一样,张满了弓,却不发箭(引而不发),做出跃跃欲试的姿势,让你从中受到启发,领会其中的技法。传授道的人也是这样,他站在路中间,有能力的就会跟着他去学。”
    • :bulb: 孟子 • 尽心上

      44 复夜兵出门。 [^044]

  • 复:又。
  • 夜:连夜。
  • 引:率领。
  • 又连夜率领军队出寨门。
    • :bulb: 资治通鉴 • 李愬雪夜入蔡州

      45 左右欲相如去。 [^045]

  • 引:拉。
  • 左右:近臣;侍从、卫士。
  • 奏王的卫士想把蔺相如拉出去。
    • :bulb: 史记 • 廉颇蔺相如列传

      46 虞常果张胜。 [^046]

  • 引:招供、牵扯出。
  • 虞常果然牵扯出张胜。
    • :bulb: 汉书 • 苏建传

      47 每得降卒,必亲问委曲。 [^047]

  • 引:招来。
  • 曲:周遍;多方面;详尽。
  • 委曲:事情的底细和原委。
  • 每次有来投降的兵,一定亲自叫来询问敌方的底细。
    • :bulb: 资治通鉴 • 李愬雪夜入蔡州

96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,以一头进,试使斗而。 [^096]

  • 才:有才能,在能力。形容词。
  • 使:动>让;叫。
  • 而:连词。表转折。犹然而,却。
  • 有个华阴县县令想讨好上司,便将一只蟋蟀进献,试着让它同别的蟋蟀争斗,却表现得很厉害。
    • :bulb: 蒲松岭 • 聊斋志异 • 促织

      97 此印者毕,则第二版已具。 [^097]

  • 才:刚刚,方才,副词。
  • 具:动>置办;准备。
  • 这块版刚印完,第二版就已经准备好了。
    • :bulb: 沈括 • 梦溪笔谈·活板

      98 初极狭,通人。 [^098]

  • 才:仅仅,只。副词。
  • 开始的地方很狭窄,仅能通过一个人。
    • :bulb: 陶渊明 • 桃花源记

101 重刑,连其,则民不敢试。 [^101]

  • 罪:动词 处刑、处罚。
  • 连:连坐 。
  • 试:冒犯;触犯。
  • 加重刑罚, 实施连坐处罚,那么民众就不敢以身试法。
    • :bulb: 商君书 • 赏刑

      102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。 [^102]

  • 罪:动词 处刑、处罚。
  • 官吏看到、知道有人犯罪不告发的,同犯人一样处罚。
    • :bulb: 史记 • 秦始皇本纪

      20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,犒从者。 [^020]

  • 吾子:对对方的敬爱之称。
  • 步师:行军。
  • 出于:经过。
  • 敢:副词 表示谦敬。
  • 犒 kào:用酒食或财物慰劳。
  • 从者:指部下。
  • 我们的国君听说贵军要行军经过我们的国土,冒昧地前来慰劳您的部下。
  • 我们国君听说贵军行军将经过敝国,派我来慰劳您的部下。
    • :bulb: 左传 • 殺之战

      21 乞一言以为生。 [^021]

  • 敢:副词 表示谦敬。
  • 一言:说一句话。
  • 以为:使……成为。
  • 斗胆乞求(您)说一句话使我能活下来。
  • 斗胆乞求(您)说一句话来救我的命。
    • :bulb: 马中锡 • 中山狼传 • 明

      22 会其怒,不献。公为我献之。 [^022]

  • 会:适逢、恰逢。
  • 献:动>奉献;进献。
  • 公:尊称,您。
  • 为:替。
  • 正碰上他们生气,不敢呈献。您替我献给他们吧。
    • :bulb: 史记 • 鸿门宴

01 此庸夫之怒也。 [^001]

  • 这只是庸夫的怒。
  • 庸夫:平庸无能,见识浅陋的人。
    • :flags: 上古汉语句法成分有两个主要的特点:
  • 第一是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
    如 :孔子,鲁人也。不用系词“是”字。
  • 第二是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用作主语。

  • 在上古时代,“是”和“此”是同义词,都当“这”字讲。
  • 直不百步耳,亦走也。
  • 只是(他们)没有(跑)到百步罢了,也是逃跑。

02 幕府初开,羣公辟命,求英奇於仄陋,采贤儁於巖穴。 [^002]

  • qún公:群公;百官。

  • 辟命:征召,任命。
  • 㑺 jùn :才智过人的。
  • 穴 yánxué: 岩穴;以居住在岩穴中者来譬喻隐居之士。

  • 幕府:古代军旅无固定住所,以帐幕为府署,故称幕府。后也称官府衙署为幕府。
  • 官府衙署刚成立,官员们都在征召幕僚,在出身卑微者中求取英才奇士,在山居隐士中征集贤人俊杰。
    • :bulb: 南朝 宋 刘义庆 • 世说新语

      03 有功故出反囚,罪当诛,请之。 [^003]

  • 故:副>故意;特意。
  • 出:释放;开脱。
  • 按:追究、追查。
  • 反:谋反。
  • 徐有功特意为谋反的人开脱,论罪应当处死,请追查他。
    • :bulb: 新唐书 • 徐有功传

      04 府省为奏,敕许之。 [^004]

  • 报 :回复、批复。
  • 为 wèi :介>给;替。
  • 敕 chì: 帝王的诏书、命令。
  • 许:应允,认可。
  • 府省为百姓上奏,皇上下诏同意了这件事。
    • :bulb: 北齐书 • 袁聿修传

      05 大败李信,入两,杀七都尉。 [^05]

  • 大败:使(对方)遭受严重的失败。
  • 壁:营垒。
  • (楚军)大败李信的军队,攻下两座营垒,杀死七名都尉。
    • :bulb: 资治通鉴 • 秦纪

      06 其诗养父母,收族意,传一乡秀才观 之。 [^06]

  • 以……为意:以……为题意。
  • 传:传给。
  • 族:同族人。
  • 收族:谓以上下尊卑、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。
  • 他的这首诗是以供养父母,团结族人为内容,传给全乡的秀才去看。
    • :bulb: 王安石 • 伤仲永

      07 圣人之所以为圣,愚人之所以为愚,其皆出于此乎。 [^007]

  • 圣人高明的原因,愚人糊涂的缘故,(原因)大概都出在这里吧?
  • 之:取独。
  • 所以:…的原因。
  • 其:副>恐怕;大概。表示推测、估计。
  • 其:语气助词,表疑问。
  • 出:产生,引起。
  • 于:介词,从;由。
  • 出于:出在。
    • :bulb: 韩愈 • 师说

      08 乃自强,日三四里。 [^008]

  • 步:行走:动词。 (就)自己勉强走一走,每天走上三四里。
    • :bulb: 战国策 • 触龙说赵太后

      09 请京,使居之,谓之京城大叔。 [^009]

  • 京:地名,今河南荥阳东南。
  • 谓之京城大tài 叔:大,同“太”。古人用‘太’字,本指其位列之在前,叔段之称太叔以其为郑庄公之第一个弟弟也。
  • ɡōnɡ 叔段:郑庄公弟,名段;兄弟间年岁小,故称“叔段”。段后出奔共地,故称“共叔段”。共,本为国名,在今河南辉县。
  • 使:让。
  • 居:镇守。
  • 请求将京城(作为封地),让共叔段镇守在那里,大家都称他“京城太叔”。
    • :bulb: 左传 • 郑伯克段于鄢

      10 謋然已解,如土地。 [^010]

  • huò:象声词。骨肉离开的声音。

  • 委:动>卸落;散落。
  • 委地:散落在地上。
  • 豁啦一声,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,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。
    • :bulb: 庄子 • 庖丁解牛

13 先王之制:大都,不过国之一;中,五之一;小,九之一。 [^013]

  • sān:通“三”。
  • 国:国都。
  • 都,都邑。古之城邑皆可谓都。
  • 参国之一:国都的三分之一。
  • 先王的制度:大的城邑,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;中等的,不超过五分之一;小的,不超过九分之一。

    14 故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 [^014]

  • kuǐ:古代的半步。古代称跨出一脚为“跬”,跨两脚为“步”。
  • 无以:固定结构;无法,不能。
  •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,就不能到达千里之外;

    15 我乎桑中。 [^015]

  • 期:约会,约定。
  • 乎:介>相当于“于”。介绍处所、方向、时间。译为“在”、“由”等。
  • 桑中:地名,在今河南淇县南。另,桑中:桑林之中。
  • 约我到桑中(地名)。
    • :bulb: 诗经 • 桑中

      16 毋宁毙于虞人,以俎豆于贵家。 [^016]

  • 毋宁wú nìng :同无宁。副 表示“不如”。
  • 虞:古代掌管山林川泽之官。
  • 贵家:高门大族之家。于贵家,介宾短语状语后置。
  • 俎zǔ豆:两者都是盛食物、祭品的器皿。活用为动词。
  • 不如死在看山人手里,成为高贵人家盘中的菜肴。
    • :bulb: 马中锡 • 中山狼传

51 吾忘持。 [^051]

  • :尺码。
  • 我忘了带(量好的脚的)尺码。
    • :bulb: 韩非子 • 郑人买履

52 先自其足。 [^052]

  • duó:量长短。
  • 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。
    • :bulb: 韩非子 • 郑人买履

10 良庖岁更刀,割也;庖月更刀,折也。 [^010]

  • 庖 páo丁:一说名叫丁的庖人,一说即厨师。
  • 割:这里指生割硬砍。
  • 族:众多、一般的。
  • 折:犹斫;用刀砍骨头。
    • :flags: 斫 zhuó::动>砍;削。
  • 好的厨子一年换一把刀,那是用刀割肉砍筋;大多数的厨子一个月就得换一把刀,那是硬用刀去砍骨头。
    • :bulb: 庄子 • 庖丁解牛

11 虽然,每至于,吾见其难,怵然戒。视止,行迟。 [^011]

  • 虽然:虽然这样;即使如此。
  • 至于:到;到达。
  • 族:筋骨交错的地方。
  • 怵(chù)然:警惧的样子。这里译为谨慎地、小心翼翼地。
  • 吾见其难为 中的“为” wéi 做、对付、处理.
  • 怵然为戒 中的“为”wéi 是 产生. 可以直译为 谨慎地产生戒备。意译为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。
  • 视为止,行为迟,wèi 即“视为(之)止,行为(之)迟”. 两个“为”是 因为. 喻目光专注,动作缓慢。
  • 视:名>视力;目光。
  • 止:停住。
  • 迟:形>慢,缓慢。
  • 即使是这样,每当碰到筋骨交错的地方,我看到此处很难下刀,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。视力(因之)集中到一点,动作(因之)缓慢下来。
    • :bulb: 庄子 • 庖丁解牛


      12 吾不为斯役,则久已矣。 [^012]

  • 向:从前,往昔,当初。
  • 向:如果,假使,假如。
  • 斯:这。
  • 久:早。
  • 病:疲倦,困乏、困苦,并引申为“窘困”。
  • 当初如果我不干这差事,那早已经困苦不堪了。
    • :bulb: 柳宗元 • 捕蛇者说

      13 不出其技,虎虽猛,疑畏,卒不敢取。 [^013]

  • 向:从前,往昔,当初。
  • 向:如果,假使,假如。
  • 疑畏:多疑又害怕。
  • 卒:最后,最终,终究。
  • 取:割取,捕获,猎取。
  • 当初如果驴不使出它的那点本领,老虎即使凶猛,但由于多疑、畏惧,终究不敢捕杀驴子 。
    • :bulb: 柳宗元 • 黔之驴

      14 之寿民,今为殇子矣。 [^014]

  • 向:从前,往昔,当初。
  • 殇子 shānɡ:未成年而死的人,短命的人。
    • :flags: 国殇:为国牺牲的人。
  • 从前长寿的人,现在都成短命鬼了。
    • :bulb: 吕氏春秋 • 察今

      15 肃曰:“察众人之议,专欲误将军,不足与图大事。” [^015]

  • 向:刚才。
  • 察 :仔细看,调查研究。
  • 专:专门,存心。
  • 不足:不值得,不可以;不能。
  • 图:谋划,计议,商议。
  • 鲁肃说:“刚才,我观察众人的议论,存心想贻误将军,不能与(这些人)商议大事。
    • :bulb: 资治通鉴 • 赤壁之战

      16 信乃解其缚,东坐,西对,师事之。 [^016]

  • 乃:助词。无义。
  • 乡:通”向”;朝,向。
  • 事:侍奉;供奉。
  • 韩信亲自解开他的绑绳,并请他面朝东而坐,自己则是面向西与广武君对坐,像对待老师那样恭敬地对待广武君。
    • :bulb: 史记 • 淮阴侯列传


      17 云 当为河伯妇。 [^017]

  • 是:代词 这、此:
  • 说这个姑娘该做河神的妻子。
    • :bulb: 史记 • 西门豹治邺

      18 是,两者弗获相通也。 [^018]

  • 以为逾汶之貉、逾淮之橘也,坐是,两者弗获相通也。
  • 由于这两种原因,两地的作物就不能相互引种了。
  • 坐:连词 因为、“由于……原因”。
  • 是:代词 这、此:
    • :bulb: 徐光启 • 甘薯疏序
    • :bulb:《周礼·考工记》:“橘逾淮而北为枳,鸜鹆 qúyù不逾济,貉逾汶则死,此地气然也。
    • :flags: 淮,淮河。汶wèn,大汶河。鸜鹆:八哥。

      19 吾剑之所从坠。 [^019]

  • 之:结构助词,取消句子独立性。
  • 所:处所、地方:
  • 所从坠:坠落的地方。
  • 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。
    • :bulb: 吕氏春秋 • 刻舟求剑

      20 唯才举,吾得而用之。 [^020]

  • 是:助词 放在宾语后面,使宾语提到动词之前。“唯……是……”是一种固定的句型。如 唯命是从 唯命是听 唯利是图 唯才是举
  • 只推举有才能的人,我得到后就启用他。
    • :bulb: 曹操 • 求贤令
  • “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,唯才是举,吾得而用之”。 曹操提出的选用人才方针。强调士有偏短,不可求全责备,只要有治国安邦之才,即便不守信、笃行者,也可重用。即,有才无德和有德无才,选有才无德之人。
  • 仄陋 zè lòu:同“侧陋”。卑贱低微。
  • 《尚书·尧典》:“明明,扬侧陋。”

    21 将虢灭,何爱于虞? [^021]

  • 将:将要,都要。
  • 是:助词 放在宾语后面,使宾语提到动词之前。
  • 爱:怜惜;爱惜。
  • 于:介>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,可译为“对”、“向”等。
  • 晋国都要灭掉虢国了,对虞国又有什么怜惜的?
    • :bulb: 左传 • 宫之奇谏假道


      22 来敏字敬达,好正文字。 [^022]

  • 是:改正、纠正、订正。
  • 是正:订正;校正。
  • 来敏字敬达,喜欢改正文章字句。
    • :bulb: 三国志 • 来敏传


      23 曰:“鲁孔丘与?”曰:“也”。 [^023]

  • 是:对、正确、正是。
  • 与 yú:助>表示疑问、反诘或感叹,相当于“吗”、“吧”、“啊”。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欤”。
  • 问:““这人是鲁国的孔丘吗?”回答说: “对”。
    • :bulb: 论语 • 微子


      24 问今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 [^024]

  • 是:判断词,是。
  • 乃:竟然,居然。
  • 无论:不要说,更不必说。
  • 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,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,更不必说魏晋了。
    • :bulb: 陶渊明 • 桃花源记

      25 故垒西边,人道,三国周郎赤壁。 [^025]

  • 是:判断词,是。
  • 郎:古时对男子的美称。
  • 旧日营垒的西边,有人说是,三国时周瑜(大破曹军的)赤壁。
    • :bulb: 苏轼 • 念奴娇·赤壁怀古


      26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义而后动,而不见可悔故也。 [^026]

  • 度 dù:计划。
  • 度 duó:考虑,这里用作动词。
  • 义:形>合道义的;适宜的;公正合理的。
  • 而后:以后,然后。
  • 是:认为对。
  • 不见:看不出。
  • 而:那就。
  • 故:缘故。
  • 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;考虑到(迁都)合理,然后坚决行动,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啊。
    • :bulb: 玉安石 • 答司马谏议书


      27 沛公今事有急,亡去不,不可不。 [^027]

  • 义:形>合道义的;适宜的;公正合理的。
  • :告诉。
  • 亡去:逃走离开。
  • 沛公现在有危急的事,(我)逃走离开是不合乎道义的,不能不告诉(他)。”
    • :bulb: 史记 • 鸿门宴


      28 贫者于富者曰:“吾欲之南海,何如?” [^028]

  • :对……说。
  • 之:往;至。
  • 穷人对富人说: “我打算到南海去,你看怎么样?”
    • :bulb: 彭端淑 • 为学


      29 有偶诗书者,弃市。 [^029]

  • 语 yǔ:谈论。
  • 偶:指两人相聚或幷立。
  • 偶语:相聚议论或窃窃私语。
  • 诗书:《诗经》和《尚书》。
  • 弃市:古代指在闹市执行死刑并陈尸街头。
  • 有相互谈论《诗》、《书》的,杀头并陈尸街头示众。
    • :bulb: 史记 • 秦始皇本纪


      30 天下敢有藏诗书、百家者,悉诣守、尉杂烧之。 [^030]

  • 天下:四海之内,全中国。
  • 语 yǔ:著作。
  • 悉: 尽、全。
  • 诣 yì:前往;到。
  • 杂:通“集”。集合;聚集、集中。
  • 守、尉:郡守、县尉。
  • 全国胆敢有人私藏《诗》、《书》及诸子百家著作的,都送到郡县官府去集中烧掉。
    • :bulb: 史记 • 秦始皇本纪


      31 夜久声绝。 [^031]

  • 夜久:夜深。
  • 语 yǔ:说话。
  • 绝:断绝、停止。
  • 夜深了,说话的声音听不到了。
    • :bulb: 杜甫 • 石壕吏


      32 来归相怨怒,但观罗敷。 [^032]

  • 回来大家相互埋怨,都是因为看罗敷误了事。
    • :bulb: 乐府诗集 · 陌上桑

      33 满寂然,无敢哗者。 [^033]

  • 静悄悄,没有一个敢高声谈笑。
    • :flags: 哗:吵杂;喧闹。

34 律谓武曰:“副有罪,当相坐。 [^035]

  • 卫律对苏武说:副官如果有罪,主官你也应当受连坐之罪。
  • 相坐 :指一个人犯了罪,有关的人连同治罪。
    • :flags: 连坐:即古代法律规定,一个人犯罪,他的亲属或和他有关系的人一同受罚。

      36 王曰:“何!”曰:“盗。” [^036]

  • 坐:犯……罪。
  • 楚王问:“犯了什么罪?”回答说:“犯盗窃罪。”
    • :flags: 盗,贼。“盗”和“贼”两字古代和现代的意义差不多相反:现代普通话所谓“贼”(偷东西的人),古代叫“盗”;现在所谓“强盗”(抢东西的人),古代也可以叫“盗”,但一般都称“贼”。